佳工机电网 在线工博会 我的佳工网 手机版 English
关键字  
  选择展区 >>
您的位置: 首页 > 管理咨询/认证展区 > > 新闻 > 正文 产品 会展 人才 帮助 | 注册 登录  
管理咨询/认证
 按行业筛选
 按产品筛选
本产品全部新闻


市场动态  投稿 发布新闻
市场动态  |  企业新闻  |  技术动态  |  培训信息  |  新闻评论
机械工业各项经济指标开始全面回升
http://cn.newmaker.com 1/16/2006 10:55:00 AM  中国工业报
从2002年起,中国机械工业经历了连续3年的超高速增长期,每年工业总产值的增长幅度都超过25%,最高年份甚至达到31.9%。但是自2004年4月国家加强宏观调控以来,机械工业的经济运行出现明显降温。业内人士曾经担心,由于滞后效应,机械工业更大落差可能在2004年第四季度或2005年出现。但由于国家宏观调控实行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原则,除对个别行业影响较大外,机械工业各项指标的下降“比较温和”。

从2005年第二季度开始,机械工业各项经济指标便开始全面回升,预计全年仍然呈现高速平稳的发展态势。

专家指出,机械工业各主要分行业的发展已经出现明显的分化趋势。中国机械工业尽管总量不小,但是自主开发能力薄弱,在全球价值链分工当中处于低端。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央提出的经济工作方针是要扩大内需,这给机械工业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强调靠内需来拉动经济,而不是单纯依靠出口。

数字 总量增长两成

2005年1~10月,机械工业总产值33075.57亿元,同比增长20.55%;销售产值32213.52亿元,同比增长20.86%。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预计,2005年机械工业产销增幅可达22%左右,已连续4年增长超过20%。

2005年,机械工业进口增长缓慢,出口高速增长。1~10月,机械工业进出口总额1804亿美元,同比增长16.01%。其中进口957.90亿美元,增长2.52%;出口846.39亿美元,增长36.33%。预计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和外贸出口总额将分别突破2000亿美元和1000亿美元大关。

运行特征 前低后高

从机械工业主要经济指标的月度统计数据可以看出,2005年机械工业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年初,机械工业产销增长速度曾回落到近几年的最低点,但从二季度开始稳步回升,到三季度末,产销增长均超过20%。

分析人士认为,出现以上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2004年机械工业增长较快,因而基数较高。但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实施,2004年下半年机械工业的增长速度便开始下降,这一趋势一直延续到2005年第一季度。到了2005年下半年,除工程机械等少数行业,机械工业大部分行业的产量、产值和销售收入都保持高速增长,增速都达到20%以上。

利润骤降

2004年以来,机械工业所需原材料,如钢材(尤其是矽钢片和发电设备用钢材)、有色金属(尤其是铜导体材料),以及能源(如电力、焦炭)的供应越来越紧张,价格一再大幅上扬,甚至有价无市。

由于原材料、能源、运输的全面涨价,机械工业的利润增长空间正在向上游产业转移。机械工业经济效益、成本、利润率、总资产贡献率等主要效益指标普遍下滑,生产经营成本快速升高。因此,尽管机械行业生产任务饱满,但企业难以消化原材料、燃料、运输费用大幅提价所带来的成本压力,效益增长不能与生产同步。2005年,机械工业出现了自2000年以来的首次利润总额负增长。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预计,机械工业2005年全年实现利润总额可达2000亿元,比上年增长7.6%。

逆差减少

2004年机械工业外贸逆差达到512亿美元。但在2005年,由于机械产品进口增长缓慢,而出口高速增长,因此外贸逆差大幅减少。1~10月,机械工业外贸进出口逆差为111.51亿美元,同比减少202.05亿美元,预计全年外贸逆差不会超过200亿美元。

业内人士指出,机械工业外贸逆差的大幅减少在某种程度上表明,随着产品结构的调整,机械工业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有所增强。从统计数字中也可以看出,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发电机、数控机床等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出口增幅较大,一些产品的出口增幅甚至超过100%。

冷热不均

2005年7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蔡惟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机械工业各主要分行业的发展已经出现明显的分化趋势。“以重大技术装备为主要产品的电工、重型矿山机械、石化通用机械,以及以数控机床为代表的高技术装备制造业仍然维持了一个比较高的增长速度;汽车、工程机械的发展速度明显降温;农机、食品包装机械则一改多年来相对低迷的状态,出现了明显的回暖趋势......”

蔡惟慈强调,在机械工业由高速增长转入平稳增长的大背景下,供大于求的矛盾开始再度加剧。这一点在汽车和工程机械行业已经很明显了。

事实上,到2005年底,工程机械的很多行业仍然是负增长,而农机等行业却出现了越来越旺盛的增长势头。

蔡惟慈提醒那些2005年仍处于高速甚至超高速增长的行业,这种连续数年的高速增长不可能永远维持下去,迟早也会进入一个平稳增长时期。而这个平稳增长相对于高速增长来说就是回落,会使产能供大于求的矛盾尖锐化。

结构调整加快

在满足市场需求的过程中,2005年国民经济建设所需要的一些重要而且附加值较高的产品数量增加。最突出的是发电设备,30万千瓦、60万千瓦等大型机组得到很快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主力机组。机床行业中,数控机床得到了更快的发展,而且在经济型数控机床快速发展的同时,五轴联动加工机床等高端产品取得重大进展,逐步由成长期进入成熟期。机床单机产值的提高说明机床产品档次越来越高。

此外,农机中的大、中马力拖拉机,汽车中的轿车,比例都在上升。这些都说明机械工业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在加快。

问题 自主开发能力薄弱

机械工业尽管总量已经不小,但是全国每年仍要大量进口机械产品。究其原因,主要是自主开发能力薄弱,高档产品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我们的低档产品常遭到进口国反倾销,而国外的高档机械产品却在中国市场大赚其钱。因此,提高自主开发能力,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向高端挺进,成为机械工业的一致呼声。

但是,在提高自主开发能力的路径选择上,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中央对自主创新的定义包含三个层面的涵义,即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朱森第则认为,现在引进技术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从目前来看,我国最有可能实现的是集成创新。

然而不管怎么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乃是机械工业在日趋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观点:七个问题值得关注

在展望2006年机械工业运行时,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朱森第提出了七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首先,关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确定2006年的GDP增长为8%。而2005年的GDP增长可能在9.4%~9.5%。从两个数字的对比来看,对机械工业各个行业可能都会产生影响。

第二,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央提出的经济工作方针是要扩大内需,并且要扩大和拓展消费领域。这就给机械工业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强调靠内需来拉动经济,而不是单靠出口。

第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家发展改革工作会议都提出,要注意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反弹。机械工业的发展速度与国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增长密切相关,从这一点来看不能期望2006年机械工业会有过高的增长速度。

第四,中央比较注重和强调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因此机械工业也应特别重视产业结构和产品质量效益问题。

第五,某些产品的产能过剩会对行业的健康发展产生负面影响。除汽车和发电设备以外,工程机械行业中的好几个分行业都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另外,外商在中国的独资企业产能扩张得很大,这就对国内企业的发展空间构成挤压。

第六,人民币继续升值的压力依然存在,机械产品的出口应该从质量和档次上寻找出路。

第七,总体来看,我国机械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减少和降低对国外技术的依存度。

热点事件:《振兴意见》原则通过

2005年9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人们期盼已久的《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会议指出,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要坚持市场竞争和政策引导相结合,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相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深化企业改革相结合,重点发展和全面提升相结合。要选择一批对国家经济安全有重要影响,对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有显著效果,对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有积极带动作用,能够尽快扩大自主装备市场占有率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作为重点,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实现关键领域的重大突破。

凯雷收购徐工

2005年10月25日,徐工集团与凯雷集团正式签订战略投资协议。

凯雷投资集团是一家全球私人股权投资机构,主要从事企业并购、房地产和债券等领域的投资。徐工集团是我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其全资子公司徐工机械注册资本12.53亿元,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65.9亿元。凯雷注资3.75亿美元(约30亿元人民币),获得徐工机械85%的股份,徐工集团保留徐工机械15%的股权。

徐工机械董事长王民在谈到此次改制引资时说:“这次互利双赢的合作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将使徐工彻底甩掉沉重的历史包袱,建立充满活力的内部竞争机制,获取更多的国际市场通道,实现几代徐工人追求的打造徐工国际品牌的愿望。引入凯雷投资也将使徐工获得高新技术、发展资金及新项目,借助这个力量将加快徐工做强做大、走向国际化的步伐。”

何龙之辩

2005年8月21日,在一次汽车论坛上,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与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就自主汽车品牌的问题展开现场辩论。从那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何龙之辩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龙永图认为,不能刻意追求自主品牌。他说,我们不能够为自主品牌而搞什么自主品牌。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汽车产业注定就是一个国际化的产业,今后在中国本土生产的汽车不管叫别克也好,大众也好,尼桑也好,丰田也好,只要许多核心零部件和核心的技术都是在中国开发并在中国使用的,那么它叫什么名字就已经不重要了,关键是在高起点的基础上参与全球化的合作和竞争。

对于龙永图的观点,何光远进行了反驳。他说:“知识产权代表知识上的控制权,这就是拥有者的利益,品牌是代表知识产权的。我们没必要搞自己的品牌,这个观点没道理。我们应该通过跟国际合作,学习他们的技术,学习他们的管理来壮大我们自己,逐渐把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发展起来。”

合资变局

就在何光远和龙永图就汽车工业自主品牌问题进行辩论的时候,跨国公司却在一步步地加紧实施全新的中国战略--并购进而控制中国装备工业的排头兵企业。于是,人们就看到了一个个中国装备工业排头兵企业被跨国公司兼并,看到了自主品牌和自主创新能力正在逐渐消失,巨大的装备市场被跨国公司轻而易举地占领,看到了在某些领域甚至有被跨国公司垄断、利润被跨国公司独吞之势。

在此背景下,《中国工业报》于2005年9月8日启动了装备工业合资变局特别策划。该组系列报道历时3个多月,通过独家采写的10余个装备工业合资变局典型案例,揭示了中国装备工业所面临的巨大隐忧,在工业界引起极大关注。

孙昌基回归 苗圩从政

经报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同意,在2005年3月30日召开的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二届二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孙昌基被增选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第二届理事、常务理事、副会长。

孙昌基毕业于清华大学燃气轮机专业,曾任四川东方汽轮机厂厂长。在他被任命为机械工业部副部长时,记者曾在第一时间对其进行了采访。机械工业部撤销以后,孙昌基被任命为中国银行副行长等职,此次他又回到了熟悉的机械行业。

2005年5月,在汽车行业从业20余年的苗圩终于离开了工业界,被任命为中共武汉市委书记。现年50岁的苗圩1982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农机系内燃机专业,毕业后一直在汽车行业工作。

1997年,苗圩出任东风汽车公司党委书记,两年后接任总经理。媒体称苗圩“为东风汽车公司扭亏为盈和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006悬念:速度增长几何?

2005年,电力的短缺让人们异常关注发电设备制造业。2004年发电设备的产量是7138万千瓦,因此人们预测2005年的发电设备产量可达7500万千瓦。

但是现在看来,实际产量将超过8000万千瓦。于是有人认为,8000万千瓦已经到顶,2006年的产量将不会超过2005年。而来自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信息则表明,2006年发电设备的产量仍有可能超过2005年。

行业分析人士认为,2006年的经济环境有利于机械工业的平稳发展。首先,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有利于机械工业的发展。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政策出台在即,这项政策对机械工业的长期发展提供支持。其次,企业合同任务饱满,特别是国家重点工程所需的重大装备和大型、高档产品仍然供不应求。第三,2006年煤、电、运输等外部条件将较2005年宽松,电力紧张的局面将有所缓解,煤和焦炭的供应将基本能够满足需求。最后,大部分钢材的价格稳中有降,长线产品价格呈下降趋势,优质钢材价格相对平稳,部分电工专用钢材虽仍显紧张,但趋势在缓和。

发表评论】【新闻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更多有关管理咨询/认证的新闻:
·跨国公司在华影响力上升,本土企业滑落 1/15/2006
·应对RoHS指令 中国机电出口转趋乐观 1/14/2006
·蒂森克虏伯获得天润曲轴51%的控股权 1/14/2006
·外企疯狂搜罗科技人才 国内研究所被迫加薪 1/14/2006
·全国科技大会在京闭幕 温家宝发表重要讲话 1/14/2006
·中国油泵油嘴工业的独立生存面临威胁 1/13/2006
·龙永图: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成为“世界工厂” 1/13/2006
·中国未来15年目标:建成创新型国家 1/13/2006
·危机即将爆发 五大工业行业产能与效益堪忧 1/13/2006
·德国面向未来推行创新战略 1/12/2006
查看与本新闻相关目录:

对 管理咨询/认证 有何见解?请到
管理咨询/认证论坛 畅所欲言吧!





网站简介 | 企业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English | Showsbee | 会员登录  
© 1999-2024 newmaker.com. 佳工机电网·嘉工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