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工机电网 在线工博会 我的佳工网 手机版 English
关键字  
  选择展区 >>
您的位置: 首页 > 管理咨询/认证展区 > > 新闻 > 正文 产品 会展 人才 帮助 | 注册 登录  
管理咨询/认证
 按行业筛选
 按产品筛选
本产品全部新闻


市场动态  投稿 发布新闻
市场动态  |  企业新闻  |  技术动态  |  培训信息  |  新闻评论
排头兵企业岂能一卖了之--天佑中华
http://cn.newmaker.com 1/11/2006 11:50:00 AM  中国工业报
一张报纸,用半年的时间持续关注并连续报道一个问题,其间独家采写发表15个事件或案例,在同行中是罕见的;整组报道涉及大大小小十余个行业,牵动行业中上至管理层,下到普通员工的心弦,引起国家领导人和国务院有关管理部门以及地方政府的重视,在本报近些年来也是少有的。《装备工业合资变局》特别策划,让我们触摸到了中国装备工业最深的痛处,也体会到了媒体作为公共舆论的力量。

中国工业报在2005年出版的最后一期报纸,特地向读者奉献一期《见证装备工业合资变局》的特刊,对连续四个月的报道做个总结。在此,就这一特别策划背后的人与事,以及其间给予了我们极大支持、帮助、鼓励和启发的所有的人,表示感激并郑重地记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心中不痛岂人情

首先必须提到的是两位原机械工业部的老领导:何光远部长、陆燕荪副部长。今年5月,当我们将一个国企排头兵企业被当地政府力主卖给跨国公司的告急内参递给他们时,老部长们震怒了。他们立即联名向国务院领导写信反映情况,信的开头是这样说的:“近来机械行业出现了一种现象,就是外国公司利用中国国企改制的机会,和某些地方政府急于招商引资的心理,积极并购我行业排头兵企业,对机械行业的安全现状和未来发展影响极大......”国务院数位领导很快都对此做了批示,有关宏观管理部门开始进行调研。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自始至终对我们的调研与报道,给予极大关注与支持,专家委员会随即召开调研座谈会,行业相关管理者及两位老部长到会。会议认为:随着跨国公司利用我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这一难得机遇,以资本运作方式“吃住”装备工业一批排头兵企业和具较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而使中国装备工业竞争格局和发展业态出现了令人担忧的严峻情况。若任其发展下去,产业的核心部分、关键领域、高附加值部分将会被外资逐步垄断和控制,装备工业就会出现如一些专家所说的:“外大内空”的危险景象,建国以来几代人艰苦奋斗建立起来的完整装备工业体系,将被固化在全球产业链低端、处于价值链分工的劣势地位。

本报的合资变局特别策划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启动的。我们调研的第一例西北轴承的合资案例,就是陆副部长提供的。当时还发生了一件很轰动的事,就是“何龙之辩”。严格地说,“何龙之辩”的描述是不准确的,自从花都汽车论坛上一来一去十分简单明了的一个回合之后,一直是龙永图时不时地单挑,何光远部长没再说话,更遑论争辩,甚至纷纷趁着热闹杀将进来抢着说话的网友和记者们,也记不全当时花都论坛上何光远的原话了,“何龙之辩”不过是一个关于中国汽车自主品牌争论的象征性符号,孰是孰非,早已在第一次交手时分出了高下。

此时的何光远部长,仍在非常关注着装备工业排头兵企业被外资并购的调研,认真听取我们的汇报,并及时指导和交流。一次在听完汇报后,聊起他听说的一个希望小学里的孩子,8岁的贫困山区里的男孩对资助人说,不想上学了,坚持不下去,孩子每天来回走4个小时的山路,没有中饭吃,因为家里只做两顿饭。老部长话说至此,已是泪流满面,几近哽咽。心中不痛岂人情,这才是共和国老部长的情怀。

我已出发

我已出发--这是香港凤凰电视台著名火线采访记者闾丘露薇出版的自传书名。在我们编辑部的采编一线上,承担了合资变局选题的几位记者,随时都处在时刻准备出发的状态中。采写两个煤机企业报道的记者,当天下午接到通知,马上背起采访包就去开会了。到了哈尔滨,调查组不能再往鸡西和佳木斯走了,要打道回府。但企业没采到,如就此回头,报道就泡汤了。编辑部指示:继续采访,以新闻记者的方式。二话没说,我们的记者又继续前行了。

为完成这组不间断的公开报道,我们进行了长达半年的调研,深入行业与企业,对数十个典型案例进行了独家采访,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我们的报道速率和持续时间在国内新闻界也是少有的:每周一个对外资并购典型案例的重磅调查,同时还要配发对这个案例所涉及的行业竞争格局变化的分析,以及相关言论和专家评论等。我们的调研是非常严谨和扎实的,先期要通过对大量线索的分析判断以及预采访,然后记者赴一线在现场收集事实材料并访问。记者们做这样的问题报道是非常艰苦的,但编辑部要求一定要有确凿的事实依据和扎实的调查取证,因为所有的公开报道都必须经受读者的检验,如有不实和编造之处,一定会引起不良反应甚至诉讼。同时也会使我们整个系列报道的真实性受到怀疑,报纸公信力受损。

这里还需提到的一群幕后的无名英雄,是我们编辑部及出版部的同志们。为了保证按时发稿,保证编辑质量,保证版面效果,他们默默无闻一丝不苟地工作,几乎每次都要加班加点,却从无怨言。闾丘露薇在书中摘了她最喜欢的英国诗人兰德的诗句:“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这就是记者的人生,我们无怨无悔。

壮士亮剑可铸魂

最近我有幸参加了一个相关的座谈会,竟听到某位国有排头兵企业高管宣称:“我不相信卖了这个企业就危害产业安全,我也不会去管什么产业的事儿!”

所以,我特别想在这里提到一位与卖国企给跨国公司不相干的人,但他及他的研究所的故事,使我们在一系列合资变局的报道中,在跨国公司图霸中国市场的语境下,看到自主研发点燃的行业曙光--他就是中国一汽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所长朱剑明。朱剑明的故事我们曾在这个系列报道中讲过一两遍,他在与跨国公司巨大差距下,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对汽车柴油发动机核心部件高压共轨系统的自主研发,并取得了重大突破。作为资深专家,朱剑明对中国汽车工业有自己的认识,“许多人说中国的汽车工业缺技术,其实只说对了一半,中国不完全是缺技术,最缺的是信心。”“中国汽车工业就需要有这样一种精神,那就是:站直了,别趴下”。

今年夏天,北京曾热播过一部名为《亮剑》的电视连续剧。所谓亮剑,就是与强大敌手狭路相逢时,敢于亮出剑来,用命相拼。朱剑明就是一位具有亮剑精神的企业领导者。他们杀出的不仅仅是一条生路,还有中国企业的尊严、骄傲、底气和威风。一位我认识多年的南方某国有排头兵企业老总,从三四年前开始,我们每次见面,都听他谈中国同行应联起手来,与跨国公司竞争。那时听来就像说梦。几番春秋,不见国内企业联合,倒是他的顶头上司要把企业卖给跨国公司。他从此开始了奔走呼吁,冒着乌纱帽随时会被揭翻的风险,现在想来,不无悲剧色彩。我们这组报道,涉及被卖或酝酿被卖的国企有20家,接触的国企高管有各种人,怀抱不同的想法,其中不乏有大志气大抱负的人,他们坚守着做好中国企业的信念,不辱使命,殚精竭虑。有他们在,行业排头兵企业在,装备工业在,中国工业的基础就在,本钱就在。中国工业的精神是什么?在朱剑明们身上就有答案,那就是百折不挠,自强不息。

天佑中华

我还要记下这样一些人,他们是学者和专家,以及政府部门的公务员,在我们采集的大量事实基础上,他们给予了整个报道以理性的支撑和升华,使事实更具震撼力和说服力。其中有两位需要特别记述,一位是北大教授路风,另一位是科技部调研室主任梅永红。

路风是北大政府管理学院的教授,去年的汽车自主品牌大讨论便是由他的课题报告而起。路风的名头在汽车界由此很响,他后来还做过大飞机制造的报告等,都是在朝野引起极大震动和关注的。我们见到路风时,这位成名的教授走在行人中并不起眼,他心态平和,言语沉稳,身上不沾铜臭气。我们的报道,多次请他做言论,许多掷地有声、富有价值的分析和论断,都出自路教授之手。报纸刊用文稿与学术刊物不同,有长有短,有重有轻,他都二话不说,按时写就交付。只有最后一期(今日本报A2版)的约稿,当他完成后发来E-mail道:“文章附上。多了一二百字,请根据需要删节吧。虽然可以删,可以改,但希望完整地用,因为辛辛苦苦的劳动希望得到尊重。路风”---这就是我所认识的路风,一位说狠话的北大教授。他的狠话得罪了一些人,但他紧紧护住的是国家利益,产业安危,人民福祉,中国实在太缺这样的知识分子了。

梅永红是官员,但很有几分书生气。他不但全程关注着本报这组调查报道,而且敏锐地抓住了问题所在:“中国装备制造业在跨国公司的盛宴中,面临着被逐个击破和歼灭的危险......”其间,他所领导的调研室还专门就此召开过数个小型研讨会,会议朴素而卓有成效。梅永红力主自主创新,甚至夫人从海外留学归来,可享受一辆免税轿车的指标,他竟多花两万元,买了自主品牌的奇瑞风云。我们之间偶尔用电子邮件交换信息,匆匆几句,但他特意要添一笔:“天佑中华”。我回复时说:“天佑中华太大,还是天佑好人吧。”下次再通信息,梅主任后缀一句:“还是天佑中华”。

天佑中华!这是怀有赤子之心的中华儿女对自己祖国和民族的最深沉的祈祷与祝福,也是我们执著而辛勤地制作整个《装备工业合资变局》的初衷和底气。中国工业报将一如既往地以客观冷静的职业态度、公正持节的新闻操守,关注企业,关注行业,关注国家利益,关注产业未来。在这辞旧迎新的特殊日子里,谨以此奉献给我们深爱着的祖国。惟愿天佑我中华。

发表评论】【新闻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更多有关管理咨询/认证的新闻:
·河北省确定“十一五”装备业发展目标 1/11/2006
·机械国有重点企业连续3年增长超20% 1/11/2006
·打出四张强牌 淄博化工设备厂不惧美国制裁 1/11/2006
·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10/2006
·韩国企业目标直指全球性的领导地位 1/10/2006
·深港台供应链物流前沿论坛即将开幕 1/10/2006
·三星超越索尼解密 1/9/2006
·天津建设面向世界的现代化制造业基地 1/9/2006
·我国技术标准专项研究制订各类标准近100项 1/8/2006
·创新和技术能力成为中国产业的软肋 1/7/2006
查看与本新闻相关目录:
读者评论:共有条评论, 查看全部新闻评论 贴吧
·佳工网友 jeff 于1/15/2006 4:26:00 PM评论说:
深深地忧虑!政府要反思,不孝子孙,无颜面对先辈,亡羊补牢,未为晚也,振兴民族工业只能自立更生,钱不是万能的,怀念毛泽东时代!
·佳工网友 maker 于1/11/2006 11:54:00 AM评论说:
谁是天?我们老百姓就是天。对那些视人民的利益无无物的人,迟早是要接受应得的审判的!

对 管理咨询/认证 有何见解?请到
管理咨询/认证论坛 畅所欲言吧!





网站简介 | 企业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English | Showsbee | 会员登录  
© 1999-2024 newmaker.com. 佳工机电网·嘉工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