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海工装备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中国汽车零部件业企业受国外同行挤压严重 |
|
http://cn.newmaker.com
12/29/2005 11:37:00 AM
中国机械资讯网
|
|
“当前,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虽然困难重重,缺点也不少,但是,只要给机会,就会有所作为。”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购买部副部长陶骏说。
零部件业受国外同行挤压严重
陶骏反复强调一个观点,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整车厂的支持,但是,中国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受到国外同行的挤压。
陶骏认为,中国零部件工业有三个发展阶段。最开始的一批零部件企业是依托东风、一汽、南汽等整车企业建设起来的。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原有的很多国有零部件企业垮掉了。第二个阶段是以最初的几家合资汽车企业为主体建设起的配套体系。当时,国外汽车零部件厂商到中国建厂的不多,国内零部件企业主要还是从国外购买模具和设备进行生产。等到了2002、2003年,中国汽车经历了爆发式发展,再加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进入了第三个阶段,这时国外整车厂和零部件厂实施了整体推进策略。最典型的是日本、韩国企业。这个阶段进入中国的国外汽车企业,其采购的零部件70%~80%都是由其本国的配套供应商生产的。这些配套商来中国建厂,早期还合资,现在基本上都是独资了。国内零部件商要进入其配套体系,很难。
陶骏告诉记者:“不少零部件企业在第二阶段没有形成自主开发、科学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过于依赖别人。现在,很多零部件企业要么与国外合资合作,要么就做一些国外不愿做的能耗大、污染严重的产品;完全靠自己力量发展的零部件企业很少。”
零部件企业本身不足
“个别国有零部件企业的老总有两个不知道:一是自己的成本是多少不知道,二是自己产品质量如何不知道。一个老总连这两个最基本的东西都不知道,那还搞什么产品。”陶骏说,“有的民营零部件企业老板虽然开发市场很厉害,但是却没有任何提高内部管理水平的想法和做法,这对企业发展很不利。”
陶骏认为,国内零部件企业最严重的问题还是意识问题。他讲了个故事:“有一家弹簧厂准备为我们公司的发动机配扭簧,但经过安装试验,我们发现这种扭簧的使用性能不符合标准。当时,这个弹簧厂的有关领导认为他们的产品符合国家标准,认为我们的标准比国家标准高了,言下之意要我们降低门槛。当时我很生气,我说你们来应该和我们一起协商解决技术问题,或者,如果你们做过大量试验,就拿出数据。你们怎么能怪我们的企业标准高了?国家标准是最基本的要求,你拿最基本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怎么可能获得更好的技术和质量?后来,他们和我们一起研究了有关技术问题。经过几次试验,最后还是达到企业标准的要求。”这说明:只要意识到位,国内零部件厂还是有能力的。
另外,除了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差距以外,国内零部件企业在投资理念上也有不少不足。陶骏举了个简单的例子:国内很多企业厂房很大,车间也很大,生产设备排得很疏。而国外的零部件企业往往把地空着,但厂房却安排得很挤。这一方面是从物流便捷考虑的,另一方面是从厂房维护和成本控制考虑的。国内企业(包括很多国有企业)在厂房建好之后很少维护,有的连车间玻璃破了都没人管。但国外企业非常注意厂房和车间的维护。厂房变大之后,维护经费和成本就会增加,这正是国外企业要回避的。国内企业似乎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希望国内汽车零部件业健康发展
陶骏希望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能够健康发展。他说:“我最反对的就是动不动就说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怎么差。怎么能这么说呢?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有差的,但也有好的,需要提供发展机会。”
他认为,看零部件企业好与不好,最重要的不是看零部件企业有没有开发、生产能力,而是要看零部件企业的整体市场运营能力。如果只有生产能力和开发能力,没有市场运营能力,就无法进入配套体系,那么企业也会很快垮掉。
此外,他还表示,对零部件企业的考核还要注意三个方面:第一是注意开发情况;第二是注意质量保证情况;第三就是注意领导班子对成本的了解情况。
|
对 交通运输/海工装备 有何见解?请到 交通运输/海工装备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