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工机电网 在线工博会 我的佳工网 手机版 English
关键字  
  选择展区 >>
您的位置: 首页 > 交通运输/海工装备展区 > > 新闻 > 正文 产品 会展 人才 帮助 | 注册 登录  
交通运输/海工装备
 按行业筛选
 按产品筛选
本产品全部新闻


市场动态  投稿 发布新闻
市场动态  |  企业新闻  |  技术动态  |  培训信息  |  新闻评论
环绕潍柴前途的复杂斗争
http://cn.newmaker.com 12/16/2005 9:40:00 AM  佳工机电网
12月1日,潍柴动力与陕西重汽在西安召开全国各地区经理联席会议,会上传出一条震动业界的消息,“潍柴已决定不再对其最大股东中国重汽供应发动机”。随后本报记者就此传言多次致电潍柴动力,没有得到回应,但陕西重汽某人士在电话中告知记者确有此事。

不久前的11月24日,潍柴动力就入主湘火炬一事公开答复媒体,其董事长谭旭光表示:“潍柴和中国重汽的关系非常好,在收购湘火炬的事情上中国重汽董事会全部投了赞成票,我们之间即便存在着某些分歧,也只是在正常的商业利益上……2004年中国重汽是潍柴最大的客户,但这一状况会在未来三年有重要变化。”无疑潍柴动力已经开始实践自己的预言,试图进一步增加客户的多元化,从而完成向“世界上最大的独立通用发动机生产商”的迈进。

重汽表示沉默

“正式文件公告还未公布之前,不能妄下断言”,中国重汽相关高层的态度十分谨慎,对于潍柴动力近期举动的表态仅限于此。

尽管中国重汽在上周一直保持沉默,但显然不会对潍柴动力的举动坐视不管。由于中国重汽作为第一大股东间接持有潍柴动力23.53%的股权,而其2004年210亿元销售收入中,据说有100亿元是潍柴动力并表过来的。潍柴动力显然是中国重汽的中坚力量,其“拒配发动机”的举动关系重大。

更重要的是,2004年中国重汽生产的4.5万辆重型汽车中,有4万辆车的发动机来自潍柴动力,而今年向潍柴采购的柴油机也有3万多台。如果失去潍柴,重汽的斯太尔重型车将面临“有车无心”的险境。目前正值运营企业采购车辆旺季,如果潍柴拒配发动机,中国重汽将面临不可小觑的损失。

相较于中国重汽可能面临的损失,潍柴似乎并不需要为自己的举动付出太高代价。据潍柴高层人士透露,2004年潍柴动力产销15.5万台斯太尔发动机,卖给中国重汽的不到1/3。兼之潍柴今年对湘火炬的收购已于11月初顺利收官,预计湘火炬绝对控股的陕西重汽对潍柴的采购量将有所上升。此外由于重卡市场在近两年发展迅速,进入该领域的新竞争者增加,如北汽福田、江淮等企业的加入充实了潍柴的客户群,这都使得中国重汽对于潍柴的重要性在逐渐下降。

谭旭光认为,树立强势民族品牌,打破国外独立发动机厂商难成大器的宿命,对于潍柴动力来说具有战略性意义,“潍柴动力的未来目标应该是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独立通用发动机生产商,为重型汽车、豪华客车、工程机械、船用、发电等行业提供大功率动力配套”。但这种声音对于潍柴动力的第一大股东中国重汽来说,显然不是那么悦耳。

制约与反制约

潍柴所欲者,产业排头兵也;中国重汽所欲者,H股也——潍柴与中国重汽的战略诉求,并不相一致。

潍柴动力从一开始就不安于做集团里面的一颗螺丝钉,这一战略层面的矛盾直接引发了中国重汽的躁动情绪。2003年9月中国重汽成功借壳上市,然而潍柴动力并没有协助中国重汽勾画那个“2005年集团整体上市”的美好画卷,却于2004年3月在港独立上市;同月27日,中国重汽和沃尔沃签署了合资生产沃尔沃发动机的框架协议——二者的关系急转直下。

然而中国重汽的沃尔沃发动机项目被其内部人士诟病为“市场前景堪忧”,中国重汽并没有因此而摆脱对潍柴的依赖。2004年9月,为了增加在港上市的潍柴的投资者信心,中国重汽将与潍柴产品冲突的杭发厂交给潍柴托管,但二者的战略目标并没有因此而统一起来。

2005年初,中国重汽携主要财务指标增长近一倍的佳绩,踌躇满志,筹备在港整体上市。“中国重汽希望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将旗下优质资源潍柴并入集团整体上市”,相关人士这样分析。

然而潍柴动力的反应令中国重汽大为失望。据知情人士透露,潍柴动力不仅拒绝被整合入中国重汽,甚至要求中国重汽减持。今年8月,潍柴斥资10亿元重组湘火炬,而10月底中国重汽董事长马纯济突然亲临杭发,将其“亲潍柴派”领导人更换——二者关系已然呈现剑拔弩张之势。

战略意图相左决定了潍柴与中国重汽相互定位严重错位,中国重汽将潍柴定位为旗下的一枚棋子,而谭旭光的战略定位却是来源于20年前的一段历史.

纷争已久的矛盾

“80年代初斯太尔发动机项目让我们挣扎了近十年”,潍柴动力相关人士介绍,“当时引入的斯太尔整车项目直到1993年才获批,市场和财务帐面的压力几乎让我们陷入一片沼泽——直到我们将目光从重卡上移开。”

潍柴动力当时的翻身得益于从单纯为重型卡车配套转变成为工程机械配套。1998年工程机械行业由低谷转向快速发展,同年谭旭光上任后,仅仅几个月就组织新产品打入工程机械用发动机等其他新领域,逐渐占据了国产发动机市场70%的份额,并在6年内实现了年销售收入从8.5亿元到100亿元的跨越。

由此不难理解谭旭光为何反复强调潍柴的“通用发动机”战略,为何要在收购湘火炬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一家企业某个产品只在惟一市场的占有率过高,是有很大风险的”——潍柴的二次创业经验来源于产品的相关多元化,不依托于整车企业的战略定位是降低发动机企业风险的最终途径。

实际上,自从2004年在港独立上市以来,潍柴一直在进行这方面的努力。2005年8月潍柴动力重组湘火炬后,谭旭光曾明确表态:“完全是市场化运作的结果,与中国重汽毫不相关。”

此前潍柴采用了“技术、品牌、销售、采购”四统一的经营手法接管杭发,俨然将杭发变为自己的一个加工中心。谭旭光多次提出,潍柴要做大做强,必然要走前人未走之路——这是否也包括脱离中国重汽单飞呢?

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分析,“潍柴产品结构过于单一,潍柴工业园运转并不顺畅,收购湘火炬也将因康明斯合资陕汽而让收购效果大打折扣。今年的重卡及工程机械均出现行业性负增长,潍柴的产能只发挥了50%,要想单飞,恐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不单如此,对于潍柴渐行渐远之势,中国重汽亦在未雨绸缪。10月23日,中国重汽领导层以潍柴托管造成杭发亏损为由强行收回杭发的管理权,之后又在济南章丘兴建了一条斯太尔的发动机生产线——该生产线与潍柴的现有产品同质化严重,无疑对潍柴是一次重大挑战。

卡特彼勒暗中窥视

不只和集团内部龃龉不断,事实上,潍柴作为行业内的排头兵企业,早就被雄心勃勃的卡特彼勒盯上了。“我们的合作伙伴,不排除任何的可能性,其中包括目前中国最大的发动机生产商潍柴。”卡特彼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某项目经理向记者透露。

卡特彼勒是世界上最大的工程机械生产商和柴油发动机主要供应商。他又为何把目标盯在了潍柴身上呢?

去年10月下旬,山东省政府召开了山东与世界500强企业合作战略峰会,提出了国资改革要瞄准国外同行业跨国公司并将世界500强作为战略合作伙伴的股改思路。

潍柴动力在中国发动机行业享有霸主的称号,这让想通过合作伙伴进入中国发动机市场的卡特彼勒不由得心动不已。加之在并购山工中和山东政府建立的良好的印象也使其与中国强大的发动机生产商结成盟友而不是劲敌添加了不小的筹码。

虽然卡特彼勒抓住了山东政府良好关系的优势,但据相关高层分析,谭旭光对于外资企业进入国内发动机行业一直持谨慎态度,潍柴作为业内排头兵企业,一直高举民族强势品牌大旗苦行至今,显然不会轻易让步交权。

“卡特彼勒之所以钟情于潍柴,不只是因为后者是中国发动机业的老大,还有一点,他的母公司是中国重汽,借此可以解决日后的销售问题,”一位行业高层分析,“在美国,康明斯是卡特彼勒的主要竞争对手,在中国市场,康明斯已领先一步,并且和陕西重汽合作生产发动机。康明斯抓住了陕西重汽,那么卡特彼勒呢?并购潍柴,可以执中国发动机企业之牛耳,又能借中国重汽打通产销的产业链。”
“事情没有失去希望时,卡特彼勒是不会放弃努力的。”该人士补充说。

谁将左右潍柴命运

对于中国重汽提出将潍柴纳入上市公司的方案,以及卡特彼勒想并购潍柴的事情,山东省政府和相关企业对此都三缄其口。

“这些事情,我们不了解情况。”山东省国资委企业改革改组处一位官员说。“省政府已经组织了一个调研组来处理中国重汽和潍柴的事情”,中国重汽宣传部的一位负责人透露。然而当记者隔日再打电话向相关人士核实,该负责人又矢口否认此事。作为关键当事人的潍柴表示:“事情在变动当中,一切都还不确定。”

虽然如此,人们似乎嗅到了平静的背后可能是汹涌澎湃的急流。谁在左右潍柴的命运?是马纯济,是谭旭光,是山东省政府,还或是其他的什么力量?到底是拉出来单干,还是和外资大佬并购,或者随集团整体上市?

“正式公告还未发布之前,一切皆有可能,”业界人士分析,“关键时刻,政府总是挺身而出。潍柴作为行业内的排头兵企业,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政府不会冷眼旁观。而实际上,在中国,政府这只有形的手,作用不可低估,在陕汽和康明斯合资的过程中便可见一斑。它可以让一件似乎要告吹的关系忽然柳暗花明。不管事件如何发展,作为民族动力的标杆企业,无论是业界还是局外人,都希望它越走越好。”

发表评论】【新闻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更多有关交通运输/海工装备的新闻:
·西门子收购 FORAN 软件,进一步扩展其船舶设计与工程能力 7/26/2021
·西门子推出革命性创新验证计划,加速自动驾驶车辆研发 5/31/2019
·西门子携手成都打造中国“汽车硅谷” 5/23/2019
·[图]劳易测电子携手ATC汽车峰会,聚焦汽车制造人机协作安全解决方案 4/3/2019
·Lynx和Teledyne e2v缩减了安全认证PowerPC系统开发的时间和风险 12/26/2018
·博洋公司成功举办L250双燃料发动机鉴定会 8/1/2018
·[图]Crestchic助力China Ship Building Corporation进行船载发电机测试 3/15/2018
·韩国将研发海洋能源设施用碳纤维复合材料 7/18/2012
·汽车产业:精英纵论知识产权 12/16/2005
·戴姆勒-克莱斯勒将出售德国子公司 12/16/2005
查看与本新闻相关目录:

对 交通运输/海工装备 有何见解?请到
交通运输/海工装备论坛 畅所欲言吧!





网站简介 | 企业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English | Showsbee | 会员登录  
© 1999-2024 newmaker.com. 佳工机电网·嘉工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