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通讯/办公文具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LCD市场面临技术洗牌 厂商呼唤自主专利 |
|
http://cn.newmaker.com
5/12/2004 5:12:00 PM
佳工机电网
|
|
厂商加速打造LCD产业链,知识产权纠纷接踵而至
就在索尼和柯达的诉讼案升级后不久,又一起官司再度让人们把目光聚焦到LCD市场上来。富士通公司在声明中称,三星公司旗下的Samsung SDI部门生产的等离子显示设备侵犯了富士通公司的专利权,并向东京和洛杉矶地方法院提交了诉讼请求,要求就指控的项目进行赔偿,并要求法院禁止三星公司在未来的进口和销售中涉及任何违反专利权的产品。
联系起前段时间有关爱普生与三洋携手创办合资公司图谋在LCD市场内有更大作为的消息和即将于本月底浮出水面的三星索尼合资公司,似乎LCD市场内如今竞争和合作的消息一样多。可是在整个市场中,究竟谁是上游厂商?谁是下游应用商?谁负责中间渠道?而争端与纠纷,究竟又从何而来,因何而起?
技术:门槛越来越高
在记者的调查中,几乎所有的厂商都反复强调了这样一个观点:“在技术方面我们具备强大的优势”,并列举出种种足够支撑这一论点的专利和证据。“LCD技术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被发明出来,时至今日,有关的应用专利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各家厂商为了保证自己在技术方面不落人后,一直都在进行有关的研发工作,因此都掌握了相当数量的专利。”正是这样的原因,才导致了今天这种专利纠纷不断的局面出现,但有业内人士指出,如今的专利纠纷更多地是集中于应用层面而非基础层面。拿富士通和三星的诉讼案来说,富士通指责三星侵权集中于三星的一系列产品上。“也就是说如今再没有任何一家厂商就LCD基础制造方面的专利提起诉讼,换言之,就是在液晶面板生产等基础的技术层面,已经很少再有专利方面的纠纷。”索尼中国一位技术人员说,“1999年的时候,LG.Philips和LCD的那场持续两年的LCD技术专利诉讼才是真正意义上的LCD基础技术专利纠纷。最后双方以‘互相授权’的方式解决了争端,两家公司化敌为友,达成互相供应零组件和LCD面板的协议。但是在今天,这样的专利纠纷已经不再可能出现。”
和早些时候比起来,如今掌握LCD核心制造技术的企业已经不再是凤毛麟角,因此拿这个来作为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公司也已经不复存在。在整个市场中,包括三星、LG.Philips、夏普、三洋、爱普生、美格甚至京东方都早已掌握了LCD生产的核心技术,能自己生产出液晶面板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问题的关键集中于应用层面。”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说,“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LCD技术在应用层面上正面临着几何级数的增长。无论是PC用的LCD显示器还是家电方面的应用或手机显示屏上的应用,LCD都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成为绝对的主流。而这也是引发诸多争端的根本原因所在。由于基础技术已经没有什么门槛,厂商在选择打击对手的方式时更多地只能把目光聚集到更深层次的应用方面。”
产业链:下流竞争越演越烈
按照传统的商业模式和产业模式,在整个产业链中位置越高的厂商所获取的利润率就越高,生存的压力也就越小。但记者在调查中惊讶地发现,似乎在LCD这条产业链中,大家似乎都更希望位置越低越好。
“LCD产业链中的上游厂商主要负责向其合作伙伴供应液晶面板,同时也生产一些自有品牌的基础级应用产品,比如LG.Philips在天津的工厂,既向国内很多厂商提供液晶面板,同时也生产LG.Philips品牌的显示器。”业内人士对记者介绍说,“这样的模式在三星、富士通、NEC、HP等LCD大玩家身上都能找到范本。但这样的模式已经不再能够成为支撑LCD产品线的核心模式,因为技术门槛太低,复制的成本太小。现在的情况是,更多的厂商习惯于把消费电子产品生产线和LCD生产线结合起来,因为LCD之所以受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数码产品的普及和消费电子市场的日渐壮大。以现在的规模来看,LCD面板的产能明显过剩,任何一家厂商的LCD生产线都已经能满足自己的产品需求。为什么大家都还要忙着开新厂和扩建生产线,根本原因就是为了支撑自己的消费电子产品生产需求。三星和索尼之所以会选择合作,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应对HP今年发起的‘数码战略’,试图保证自己在中国市场的优势。”
三星总部一位中方官员此前在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时透露,三星早已是世界最大的液晶显示器生产商之一,并准备在2010年前投资170亿美元增加新的LCD面板生产线,但在LCD显示器这个行业内,竞争正在加剧,随着产能的不断提高,上游生产线需要更稳定的客户和有实力的合作者,这也是促成三星和索尼组建合资公司的根本原因。他还透露,对索尼这样的公司来说,合资公司的成立为其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显示器供应商,相当于找到了一个专业的关键零配件供应商,而在长期的合作中,成本方面也得到了控制,所以是一项双赢的合作。而三星则正在把索尼这位原来的竞争对手转化成一个重要的客户和投资人来对待。
合作当然不会没有风险。在分析合作风险时,三星电子大中华区副总裁许琪烈承认“索尼在通过合资公司掌握核心技术后摆脱三星自己生产LCD”的风险可能。但他同时也强调,双方已经就这方面“达成了令人满意的安排”,并分析说索尼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强大的品牌,但要想在LCD方面取得领先地位还需要在研发方面进行很高的投入,因此目前的合作形式是最经济的选择。
国产厂商:呼唤自主知识产权
自去年京东方宣布以3.8亿美元的代价完成对韩国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HYDIS)的TFT-LCD业务收购之后,中国出现了一家掌握TFT-LCD核心技术的内地企业。换言之,如果三星和索尼的合作模式代表了LCD市场内竞争的主流趋势,那么中国版的三星好歹也算有人来扮演了。
那么中国版的索尼又在哪里?
“在消费类电子领域,中国一直没有能拿得出手的品牌。”业内人士表示,“这也说明整个产业链的不成熟,同时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产业的健康发展。”
联想集团内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透露,虽然目前市场上能见到很多国有自主品牌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包括数码相机、MP3等产品,但绝大多数都是通过OEM或者ODM模式来进行操作的,真正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几乎没有,这已经是业内公开的秘密。
“上游厂商传统的弱势限制了下游厂商的健康发展,而反过来下游厂商反过来又再次阻碍了上游厂商的发展。”该人士无奈地表示,“整个产业目前已经陷入一种尴尬的恶性循环。不仅在消费电子领域内如此,LCD另外一块庞大的应用手机市场上,也处于同样的尴尬当中。”
据业界分析家称,对液晶电视(LCDTV)的需求热将引领下一波液晶显示屏市场的增长。来自市场调研公司IDC的一份最新研究显示,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屏)市场——包括电视LCD面板、笔记本LCD面板和台式机LCD面板——将以年复合增长率为15%的速度增长。
IDC的TFT-LCD调研经理Stanley Jeong称:“TFT-LCD的市场规模在预测期内将增加一倍。尤其引人注意的是,电视LCD面板这一市场部分的增长速度如此之快,以至于到2005年它的年收入将超过笔记本LCD面板市场的收入。”
在2004年,台式机LCD显示器的最流行的尺寸将为17英寸。它将占到台式机显示器60%的市场份额。大多数的笔记本电脑的尺寸将采用14.1英寸或15英寸面板。IDC预测,从2004年到2007年,这两种尺寸的LCD面板的复合市场占有率将占到笔记本电脑市场的90%。IDC指出,14.1英寸以下的面板将在2007年前消失。
|
对 电子/通讯/办公文具 有何见解?请到 电子/通讯/办公文具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