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工机电网 在线工博会 我的佳工网 手机版 English
关键字  
  选择展区 >>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业机械展区 > 收获机械展厅 > 新闻 > 正文 产品 会展 人才 帮助 | 注册 登录  
收获机械
 按行业筛选
 按产品筛选
本产品全部新闻


e展厅 产品库 视频 新闻 技术文章 企业库 下载/样本 求购/论坛
  市场动态 | 技术动态 | 企业新闻 | 图片新闻 | 新闻评论 佳工网行业新闻--给您更宽的视角 发表企业新闻 投稿 
甘蔗收获机:农机市场的蓝海
http://cn.newmaker.com 10/31/2013 10:48:00 AM  中国工业报
欢迎访问e展厅
展厅
4
收获机械展厅
打麦机, 小麦收获机, 玉米收获机, 水稻收割机, 联合收割机, ...
伴随着我国农村改革浪潮和一浪高过一浪的惠农政策的洗礼,中国农机市场呈现出连年快速发展态势。

2012年,我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7.17%。在小麦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后,水稻、玉米的机械化水平也得到快速发展,到2012年水稻的机耕、机收水平分别达到93.29%、73.35%,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而我国第一大种植作物玉米的全程机械化水平也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机收瓶颈实现了实质性突破。在小麦机市场刚性需求渐趋饱和的同时,水稻、玉米机的刚性需要也每况愈下,价格搏杀此起彼伏,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利润逐年缩水。有鉴于此,许多有识之士及企业开始寻求农机市场的蓝海——瞄准了甘蔗收割机市场。

甘蔗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2011年的种植面积为1721.21千公顷,年产量达到11443.46万吨,位居世界第三。在巴西、澳大利亚等主要甘蔗种植国家基本实现生产机械化的情况下,2012年我国甘蔗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35%,其中机械化耕作83%,基本实现机械化,但机械种植和收获率仅为6%和0.05%。如此巨大的差距,不仅导致我国甘蔗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还使实现甘蔗机械化生产成为我国农机化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可以说,推进甘蔗收获机械化不仅是农村改革形势的必然要求,关系到我国2000万蔗农的根本利益;也是提升我国农机化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将蔗农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有鉴于此,近来年,我国甘蔗主要种植区域,如广西、广东、云南等省(自治区)纷纷推出甘蔗机械化扶植政策,大力推广以农业机械化为中心的现代甘蔗生产技术,切实提高甘蔗产业水平。如广西就提出从今年起力争用3年时间突破甘蔗收割机械化瓶颈,推进甘蔗种植全程机械化。许多“嗅觉”灵敏的企业则闻风而动,与农机市场需求遥相呼应,从而拉开了我国甘蔗收割机市场启动的序幕。

市场启动尚需闯“四关”

我国甘蔗收割机市场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起步,发展十分缓慢,甚至出现停滞状态,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政策扶持力度小,重视不够等原因,也有甘蔗收割机市场面临的种植环境复杂、产品适应性差等因素,从而制约了甘蔗收割机市场的发展,要启动市场,突破瓶颈,尚需闯过生产规模关、产品关、市场培育关和组织管理关。

从生产规模看,目前我国甘蔗生产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以广西为例,甘蔗种植户每户种植面积仅为4亩,产蔗18吨,与世界上其它的产糖大国美国(870亩/户)、巴西(600亩/户)、古巴(190亩/户)、澳大利亚(500亩/户)、泰国(370亩/户)差之甚远,推行机械化的难度显而易见。从管理层面,尚缺乏对土地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调查,有鉴于此,只有对土地所有权、流转情况、种植者、加工业经营状况和实施机械化的意愿、组织管理水平、产区地形、地貌、土质、配套设施条件、配套技术水平等进行充分的调查分析,才能为甘蔗机械化实施的布局和规划奠定科学的基础。

从产品看,虽然世界发达国家的甘蔗收割机均十分成熟,我国一些企业也进行了引进吸收,但机具的适应性仍较差,突出表现在甘蔗收割机的收获质量差,成本高;国外甘蔗收割机在广西等地水土不服;采收的切段蔗不符合糖厂要求等问题。

从市场培育看,我国收割机市场之所以发展较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市场培育与消费者教育不到位,出现收获机型成熟度和接受度之间的矛盾。从我国现有切段式联合收割机的使用状况来看,机手的操作熟练程度与技术培训不到位的矛盾十分突出,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主流机型的认知。

小机型或将成为市场初期的主流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收割机市场的启动,必须具备几个条件,第一,市场教育已经完成,即消费者接受机械收获;第二,具有较成熟的产品,突出标志是产品质量稳定性较高,价格适宜,能够被消费者接受;第三,政府大力推广,并有相应的农机优惠政策扶持;第四,购买者能够获得较好的收入,是保证市场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第五,生产企业的大力推广与市场培育。对照这些,我们可以断定,甘蔗收割机市场启动的条件基本已经具备。

从市场现状分析,甘蔗收割机是农机市场中名副其实的蓝海市场,目前我国的甘蔗收割机保有量不足千台,甘蔗收获基本上停留在刀耕火种状态,市场容量与发展空间巨大。以中小型甘蔗收割机为例,如果每季作业100天,每天工作8小时,每小时收获3吨,实现甘蔗收获机械化,约需要4.8万台,市场销售产值可望达到305亿元。

从甘蔗种植区域的分布与地形分析,我国甘蔗收割机市场将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市场需求集中度高。这是由我国甘蔗种植区域分布决定的。我国甘蔗种植主要集中在两广、云南、海南等区域,这四个区域占全部甘蔗种植的94.1%,由此决定了我国甘蔗收割机市场将重点集中在这四个区域。尤其在市场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个特征会更加突出。

第二,市场竞争不激烈。由于甘蔗收割机市场尚未启动,因此在启动阶段,甘蔗收割机市场并不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之间角逐的核心将主要集中在产品的推广力度,机具的质量与稳定性,市场的培育等几个方面。回顾我国玉米、插秧机市场发展路径我们可以发现,在市场发展的初级阶段,如何让消费者接受机械是关键。

第三,市场需求将从小到大。由于我国先行的土地承包制以及甘蔗种植特点、地形特征,决定了我国甘蔗收割机市场将经历两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将以小型收获机械为主,就像玉米收割机将经历背负式收割机、插秧机将经历手扶式插秧机一样,我国甘蔗收割机市场将经历一个小型为主的时代,这个阶段至少需要3~5年的发展周期。第二阶段,随着土地流转、甘蔗种植规模化、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的直接参与、家庭农场的崛起、甘蔗收割跨区作业,甚至糖厂作业模式的改变等诸多要素的逐渐成熟,甘蔗收割机市场将逐渐由小型过渡到大型机械。

五管齐下推动市场发展

甘蔗收割机市场的启动有赖于各种条件的成熟,包括政府的大力扶持与推广,农机与农艺的高度融合、甘蔗收割机的创新,消费者对甘蔗机械收获的认知度等。有鉴于此,首先必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从世界发达的产糖国甘蔗收获机械化发展的经验看,政策上的极大支持是重要因素。我国虽然有不少科研机构、企业、个人开展了甘蔗收获机械的研发,但是投入仍然不足。这就要求政府机构从收获机具补贴、技术示范补贴以及资金信贷等方面给予扶持,推动我国甘蔗收获机械化快速发展。

其次要加强农机与农艺的结合。之所以目前我国开发的不少甘蔗收获机械产品无法推广使用,甘蔗收割机市场发展缓慢,主要还是受到甘蔗生产的耕作制度和农艺的制约。因此必须改革目前的种植工艺,推行适当的宽行或宽窄行种植;进行蔗田的综合整治与规划,推行规模化种植。

再其次应引进先进技术,加大产品实用性研究。不管是切段式机械收获技术,还是整杆式机械收获技术,在国外都已比较成熟。我国蔗区因自然条件、人员及管理水平的限制,若全部依赖引进国外甘蔗收获机械,显然投资大,不切合实际。因而应有选择地引进关键技术与装备,进行示范试验,做好技术消化吸收,进而加快我国甘蔗收获机械化的发展。

另外应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行流动作业方式。目前我国农户拥有大型甘蔗联合收获机械,太不现实。可行的方法是提供农机作业服务,即可以以农机专业户的形式或互相合作形式推广应用甘蔗收获机械,实行流动作业,甚至是跨区作业;也可以建立制糖企业与农户相结合形式,由制糖企业提供机具服务,达到统一种植与统一收获。

最后制糖企业不单要在蔗糖的生产与销售上努力,也要自觉参与到甘蔗收获机械化建设行列,积极参与收获机械的研发,在甘蔗机械化生产方面下工夫,使产业多元化发展。

总之,我国甘蔗收割机市场正处于起步的关键阶段,要确保甘蔗收割机市场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只有上至中央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甘蔗农艺的改进;中至企业的产品制造与创新;下至制糖企业工艺的改造、农机服务机构与农机专业户的培育等全面推进,才能从根本上扫清甘蔗收割机市场发展道路上的障碍,推动甘蔗收割机市场健康发展。

发表评论】【新闻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更多有关收获机械的新闻:
·[图]2013年全球农机产值有望达到960亿欧元 10/8/2013
·农业部农机动力与收获机械重点实验室落户时风 8/10/2013
·农机工业稳步增长 市场运行喜忧参半 7/19/2013
·2013年农机工业仍将实现高速发展 5/28/2013
·农业部要求充分发挥农机跨区机收主力军作用 5/28/2013
·部分新型农机关键零部件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4/18/2013
·行业准入工作助推农机工业快速发展 4/3/2013
·农业部明确将自走式联合收获机械纳入牌证管理 3/13/2013
·农业部颁布实施《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牌证业务档案管理规范》 3/1/2013
·农业部出台《意见》指导棉花机械化生产 1/15/2013
查看与本新闻相关目录:
·农业机械展区 > 收获机械展厅 > 收获机械新闻

对 收获机械 有何见解?请到
收获机械论坛 畅所欲言吧!





网站简介 | 企业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English | Showsbee | 会员登录  
© 1999-2024 newmaker.com. 佳工机电网·嘉工科技